您好,欢迎访问本网站!
智慧城市又有新的发展了吗
民航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民航推进智慧机场建设的相关情况,全国民航正加快以智慧机场为关键支撑的“四型机场”建设。智慧机场的建设背后蕴藏着怎样巨大的市场? 智慧机场怎么建?平安机场、绿色机场、智慧机场、人文机场该怎么做?哪些机场的案例值得同行学习?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定的解答。
6月13日,民航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民航推进智慧机场建设的相关情况。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张锐在发布会上表示,全国民航正加快以智慧机场为关键支撑的“四型机场”建设,积极推进课题研究、政策标准制定和典型示范带动。这使得近一段时间备受各界关注的“智慧机场”话题再度升温,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作了报道,很多网友也在社交网络上参与讨论,交流对智慧机场的感受与期待。
发展“短板”智慧补 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民航的发展速度之快世界瞩目,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,民用机场数量与机场业务量也持续增加。2018年,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.6亿人次,飞行起降量达到1108.9万架次,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%和19%;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已经达到236座(不含港澳台),千万级机场数量已经达到37座,3000万级机场数量达到了10座。
然而,在机场建设、运营速度与规模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,我国机场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“短板”:我国的千万级机场普遍面临着容量饱和或者濒临饱和的问题;旅客对民航便捷、高效、舒适出行的需求与现实情况的差距在不断拉大。机场在保障能力、运营水平、服务品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,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为补齐这个“短板”,长期以来,中国民航积极行动,寻求破解之道:单纯依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依靠过度挤压早已饱和的运行资源的模式已不能继续,要向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、人工智能等“工业4.0时代”的数字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谋求发展空间,从而实现民航安全运行,减少能源消耗,方便旅客出行。
早在2008年11月,IBM公司就提出“智慧地球”“智慧城市”的概念。迄今为止,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“智慧城市”。2014年8月29日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的《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。民用机场作为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甚至可以说机场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城市。随着对“智慧城市”重视程度的提高,“智慧机场”概念也应运而生并开始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。
在2017年9月召开的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,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强调,要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建设平安机场、绿色机场、智慧机场、人文机场,大力推进民航强国发展战略,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随后,民航局明确“要加强顶层设计,制定行业标准规范,深入研究包括智慧空管、智慧机场、智慧航空等在内的智慧民航建设。开始编制新技术产品名录指南和绘制工作路线图,重点推动智慧机场建设”。
 
上海挚诚合力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     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391号漕河泾国际商务中心A幢25层      网站备案:沪ICP备13044756号-6